中华羊驼生物工程实验室近期的科学研究
羊驼的繁殖技术
羊驼是单胎动物,妊娠期长(342-345天),第一个月的流产率较高,因此羊驼的繁殖率低。这样,提高羊驼的繁殖率是发展羊驼养殖业主要面临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羊驼的繁殖率。经过专家的研究,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和孕酮植入等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可望能为未来发展羊驼养殖业助一臂之力。
羊驼的繁殖特性
交配
交配时,雌性羊驼很安静,交配时间平均为14分钟.在交配过程中,母羊驼若具有排卵卵泡时,大脑就会分泌LH。雌性羊驼在卵泡发育的任何时间都具有性接受力,具有小卵泡的羊驼接受交配,但由于LH水平低不足以引起排卵。羊驼为诱导排卵动物,排卵发生在交配后24小时,但也有其它诱导排卵的方法如给予LH。在繁殖季节,也有同期排卵现象发生,据报道,有5%的雌性羊驼看到其它母驼交配或听到公驼在交配时发出的那种声音时也会排卵。当雌性羊驼排卵而未妊娠时,黄体的寿命为10-12天。当妊娠时,黄体将存在于整个妊娠过程。孕酮的产生使羊驼在一定程度上不具有性接受力。
胚胎附着
羊驼胚胎在受精后20-22天附着于子宫,大多数附着于左侧子宫角,进入右侧子宫角的胚胎后来也要移到左侧子宫角。虽然胎儿位于左侧子宫角,但绒毛膜和大的尿囊也伸入对侧子宫角。健康的子宫对胚胎附着很关键。
妊娠和胎儿产前发育
羊驼为单胎动物,也有双胎者,但少见。羊驼的妊娠期为342-345天,妊娠期间子宫伸入腹腔中,98%的胎儿位于左侧子宫角中。进行妊娠诊断的最早时间为排卵后第22天。
分娩
胎儿分娩时首先出来的是前腿和头,其特征为上皮膜撕破(上皮膜是骆驼科动物所特有的),胎儿娩出后,胎盘排出,左侧子宫角的胎盘部分大于右侧的。由于胎盘散在分布于子宫且其本身是上皮绒毛膜胎盘(与猪的相似),所以如果发生胎盘滞留,则是不正常的。
生殖系统
公羊驼生殖器官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尿生殖道、阴茎、包皮和阴囊组成,但副性腺只有一对尿道球腺和一个很小的前列腺,没有精囊腺;阴茎在阴囊前有一“乙”状弯曲;新生儿和青少年公羊驼的包皮与阴茎头粘连在一起。
母羊驼的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阴道前庭及阴门。卵巢近球形;子宫为双角子宫;输卵管相对较长且弯曲,包埋在输卵管系膜内。
羊驼毛的生物学特性
羊驼毛呈现不同程度的弯曲。其细度一般为20-35微米,20-22微米被认为是最好的。羊驼毛具有22种天然色,染色时不会失去原有的光泽,具有丝的光泽而备受服装加工业的青睐。羊驼纤维力度和弹性惊人的强,即使很细,其力度仍不会消失。
羊驼的消化系统及其适应性
羊驼的消化系统特点对羊驼适于恶劣气候有着重要的意义。
羊驼有三个胃,胃室-1(C-1)、胃室-2(C-2)和胃室-3(C-3),其解剖学特点与真正反刍动物明显不同。这三个胃室都有腺区。C-2的粘膜层中除了一小部分不甚弯曲处都是有腺区,整个C-3的粘膜上都有腺体,C-3末端1/3含有真正的胃腺。
由于羊驼与真正反刍动物在解剖学及生理学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因此其消化机能也不同。羊驼对蛋白质和纤维的消化利用率很高。一般干草和农作物的秸杆都是羊驼很好的采食和消化的饲料,通过研究表明,羊驼在低营养水平的条件下,所产的毛更细、质量更好。
羊驼的行为特征
羊驼性情温和,不会戳人,常处于安静状态,不会想方设法逃出去,因此不需栅栏。羊驼喜群居,不能独立生存。羊驼具有定点排粪的生活习性。
羊驼不过度摄食,在采食过程中总是稳步游走,吃草时切断并啃食一小部分牧草的尖部或灌木草丛的梢部,因此羊驼天性不会破坏草场。此外,羊驼足上加了垫子,这样保证它们对牧场的破坏性很小。
羊驼的心血管及其适应性
南美骆驼科动物包括羊驼很独特,它们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与其他有蹄动物相区分,他们之所以能适于恶劣气候环境,血液变化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南美骆驼科动物包括羊驼的红细胞小而呈椭圆形;血循环中红细胞数量比其他哺乳动物多,红细胞压积(PCV)较小;羊驼血液的携氧能力强,粘性弱,这易于使羊驼适于低氧环境。
羊驼习性
羊驼现已被驯化为南美特有的家养动物,主要分布于海拔4,000-4,900米的安第斯山脉的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羊驼有两种类型即长毛型的Suri和短毛型的Huacaya,后者的毛质优于前者。 羊驼性情温顺,习惯于放牧和圈养,无食草拔根和啃食树木的恶习。 羊驼对高海拔和干旱地域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它兼有牦牛和骆驼的生态优势。羊驼的吃草习性与绵羊相似,可以利用干草和农作物秸杆,耐粗饲的能力极强羊驼生性洁净,只在固定地点排粪。
中国羊驼产业联合会是隶属于中国畜牧业协会骆驼分会的子分会。
联合会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羊驼产业的发展以及为中国的羊驼企业、牧民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羊驼产业联合会成立以来,不仅与山西农业大学中华羊驼生物工程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紧密的专业合作关系,也与澳洲羊驼联合会、新西兰羊驼联合会保持了紧密的联系,为中国的羊驼来源及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 址:山西农业大学羊驼生物工程实验室
联系人:陈老师 18310311587
Email:170228192@qq.com